最近,小编收到一位来自杭州的患者留言,这位患者发现自己感染艾滋病毒已有五年时间,可最近他在一次检查中发现,病情远比想的要严重。
“查出来艾滋病以外,我还得了乙肝,你说这可怎么办?”
其实我也碰到过不少患者在查出艾滋病后,相隔不久又查出如乙肝、丙肝、梅毒等其他传染疾病。
医学上还有一个名词叫“共感染”,如丙肝病毒就常常与乙肝病毒、艾滋病毒同时入侵人体,发生“共感染”,众所周知,艾滋病、乙肝、丙肝都是危害很大的传染疾病,一旦发生“共感染”现象,情况会更加危急。
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底,中国报告存活HIV感染者95.8万,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。WHO统计数据显示:全球5%~20%的艾滋病感染者感染了乙肝,而合并乙肝感染的发生率为2%~15% 。在中国,HIV与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的发生率较高,但不同地区的发生率存在一定差异,研究显示我国总体上HIV/HBV与HIV/HCV合并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.5%与8.3%。与艾滋病传播途径相似的还有丙肝和乙肝,它们具有相似的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:性接触、母婴、血液等,其三种传染病遇到一起的情况也并非没有。
为了防止产生“共感染”现象,就需要我们在感染尚未凝聚之前清除病毒,这三种病毒都有相同和不同的特质,在此之前就必须了解三种疾病的基本情况。
三种疾病的传播方式的相同和不同:
第一、血液传播
血液传播途径是指:输血或血制品,以及含有病毒的血液经破损的皮肤、粘膜,再比如注射、打针、手术、牙科、纹身、纹眼线、纹眉等会产生伤口,这些操作都有可能传播艾滋、乙肝和丙肝病毒。
第二、性传播
性途径是特指无防护的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,同性性行为包括男性和男性之间、女性和女性之间的性行为。这里的“无防护”指的是没有使用“安全套”等防护措施。两个人在互相不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发生性行为,假如对方是艾滋病或乙肝、丙肝的携带者或患者,对方的唾液、精液等体液是含有病毒的。
第三、母婴垂直传播
患有艾滋病、乙肝或丙肝的母亲,极有可能在怀孕时发生宫内感染,生产时发生产道感染,以及在哺乳的过程中,使婴儿感染上与母亲相同的疾病,这也是为什么艾滋病、乙肝或丙肝常常会出现一家人多人患病的情况。
艾滋病、乙肝和丙肝的不传播途径:
艾滋病、乙肝和丙肝病毒不通过空气、水或食物传播
公共场所里的马桶圈、公用电话机、餐具、卧具、游泳池、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是不会传播
握手、拥抱、共餐、共事及乘坐公交车等一般的社交礼仪和社会活动是不会传播
蚊子、苍蝇等昆虫不会通过叮咬传播,其因有二,第一,艾滋病、乙肝和丙肝病毒不能在这些昆虫的体内生存和繁殖,第二,蚊虫能携带的病毒量极少。
艾滋病、乙肝、丙肝感染后各自的症状:
艾滋病:大量复制而CD4细胞急剧下降,使得大约50~70%的感染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、咽痛、头痛、皮疹、肌肉关节痛、淋巴结肿大等。多数症状轻微,持续1-3周可缓解。
乙肝:乏力,腹胀,尿黄等,伴随肝病面容,肝掌,蜘蛛痣,脾大,白蛋白降低,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。严重者可表现为极度乏力,严重消化道症状,神经、精神症状(嗜睡,性格改变,烦躁不安,昏迷等)
丙肝:早期症状并不明显,但是如果这些症状同时出现,就要引起重视。丙肝早期症状表现在流感;食欲不振,吃东西不香;恶心、呕吐;出现黄疸;少数患者出现肾衰竭。
【当艾滋遇上乙肝】
首先,我们先来看看它们二者有什么不同:
HBV是一种DNA病毒,研究表明HBV引起的免疫应答是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发生的主要机制,而炎症反复存在是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因素。
HIV是一种RNA病毒。HIV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,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,大量破坏该细胞,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,一旦侵入机体细胞,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。最终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缺陷,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,并可发生恶性肿瘤。
治疗方案:
当患者同时感染HBV和HIV时,治疗的时候要注意,若暂无HAART(鸡尾酒疗法)的适应症,即仅需治疗乙肝而不需治疗艾滋病时,宜选用对HIV无作用的药物如恩替卡韦,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肝功能、乙肝两对半、HBV-DNA、药物副作用等,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以及减少用药风险。
恩替卡韦
当HBV/HIV患者的CD4+T淋巴细胞≤500个/μl时,则需启动针对艾滋病的ART(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),并选用至少有两种对HBV有抑制作用的药物,优先选用含有替诺福韦(TDF)联合拉米夫定(LAM)或者TDF联合恩曲他滨(FTC)的治疗方案。
恩曲他滨

米拉夫定
【当艾滋遇上丙肝】
跟艾滋病不一样的是,丙肝是可以根治的,治疗丙肝的目标是清除HCV,获得治愈,清除或减轻HCV相关肝损害,逆转肝纤维化,组织进展为肝硬化、失代偿期肝硬化、肝功能衰竭和肝癌。
治疗方案:
PR治疗:
PR治疗是指聚乙二醇干扰素(PegIFN)α联合利巴韦林(RBV)方案,即常说的干扰素治疗。PR治疗适用于无治疗禁忌症的所有基因型HCV感染患者,但是PR治疗副作用大,特异性低,干扰素会对健康细胞有损伤。艾滋病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,只能通过药物的控制病情。
DAAs治疗:
直接抗病毒药物(DAAs)是近年来新上市的小分子靶向新药,能有针对性地消灭HCV病毒,副作用较小。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提出,对合并HIV/HCV感染的个体,抗HCV治疗应与单纯抗HCV治疗一致,推荐直接抗病毒药物(DAAs)方案,但应注意cART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,如EFV和LPV/r与一些DAAs药物存在相互作用。且该类患者应用DAAs治疗前应进行常规HBV标志物筛查。
总结:
如发生乙肝、丙肝、艾滋病三者中的任一病毒的感染,患者应及时筛查其他两种病毒是否存在,排除共同感染的可能。若已经发生共同感染,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,采取最佳治疗方案,积极配合治疗。
文章仅供参考,患者用药请谨遵医嘱,一切以医生指导建议为准